今天是:

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简介 >> 概况

图书馆概况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是一座历史悠久、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前身为1933年成立的郑县工业职业学校图书室。80年来,图书馆紧随学校建设发展步伐,紧跟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致力于建设以发供电技术和热能动力工程为主、人文科学为辅、兼顾相关学科,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互补、图书资源与办学规模适应的馆藏体系,全心全力地办好馆、做好事、服好务,努力把图书馆建成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和学校的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中心。

●历史沿革

☆ 1933年——郑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图书室

☆ 1953年——郑州电力工业学校图书室

☆ 1958年——河南电力学院图书馆

☆ 60年代初——郑州电力学校图书馆

☆ 1994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馆舍情况

老校区图书馆馆舍于1996年落成投入使用,楼高四层,面积5835.70平方米,左邻城隍庙,背靠花房,鸟语花香,环境优雅;布局为综合书库、文学书库两个书库,图书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电子阅览室、普通阅览室等6个阅览室,拥有阅览座位1000多个。新校区一期分配实训楼一层一段作为临时馆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拟布置为8个书库、3个阅览室,基本能够满足师生借阅需求。图书馆新馆是二期规划建设项目,作为新校区的地标性建筑,主体8层,面积28000平方米,服务功能将更加齐全,必将成为一个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窗口。

● 馆藏资源

图书馆现有藏书38.59万册,中外文期刊496种,报纸80多份;已形成以发供电技术、热能动力、机电工程、计算机、经济管理、外语等图书为主,涵盖我校各专业的藏书体系,其中发供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文献资料收藏系统全面,是本馆的藏书特色。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引进了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源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为学校师生提供了5388种电子专业期刊、2244GB电子图书的海量数字资源;试用了百链搜索、乐考网、外文学术资源服务系统、龙源期刊网、高校随书光盘共享中心,自建了学科导航、网络资源模块,尽力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信息需求。

●自动化管理

图书馆从1996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投资30多万元建成XULIS 图书集成管理系统,是河南省高校中较早从采访、编目到流通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2003年11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更新为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金盘(GDLIS XP)图书馆集成系统,实现了纸质图书采访、编目、文献流通、图书入藏、信息检索查询、电子阅览、视频点播、多媒体播放、等各项业务的现代化管理。2012年4月,图书馆完成《基于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电力自助图书馆解决方案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研制开发了图书馆自助借还机(图书馆ATM机),为读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自助借还服务。

图书馆特别注重馆藏资源的推送和服务。图书馆网站创建于2003年,并不断更新、升级、完善。通过图书馆网站,既为读者提供了新书推荐、书刊预约、续借催还等互动性服务项目,也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全天侯的中外文期刊全文、电子图书、学科导航、网络资源的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引进VPN虚拟网络通道技术,发放漫游账号,实现校内资源校外访问,方便教职工在家中查阅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还非常重视读者培训工作,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编制用户教育课件、专题数据库讲座、举办“读书月”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能力。

●部门人员构成

图书馆高度重视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图书馆发展目标逐步调整机构与岗位设置,下设综合部、技术部、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5个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4人,中专及以下学历者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6人;45岁以下人员10人。学历、职称、年龄三大结构状况,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图书馆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形式、内容与水平的要求,图书馆注重通过外培内训、人才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使图书馆的专业队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更能胜任本职工作。

为读者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读者满意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图书馆将紧密跟进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以整体搬迁入驻新校区为新起点,以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为新契机,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工作理念,抓牢“发展、服务、创新”工作主线,切实加强“馆员队伍建设、馆藏资源建设、网站平台建设”三个建设,充分发挥好图书馆“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育人”三大功能,为学校早日建成为一所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的电力高等学校做出独有的、更大的贡献。